践行科教兴国、教育强国战略,以航天内容为兴趣载体,培养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人才
整合中国航天周边各方资源,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标准体系
中国航天科普与文化协同创新平台(简称:中国航天科普平台)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两弹一星历史研究分会发起,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批复与管理,联合中国航天事业相关单位的共创机构。
该平台旨在整合中国航天周边各方资源,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标准体系、航天科普与文化产业上下游的共享机制,搭建国际合作的交流平台,为助力我国航天科普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做出贡献。
面向航天科技前沿、面向空天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科创人才重大需求
为推进国家航天创新体系建设服务
为加快区域低空经济创新发展服务
为提升企业商业航天自主创新能力服务
从平台成立到雄安模式的发展轨迹
中国航天科普与文化协同创新平台正式成立
设立全国首个航天科普社区服务机构——雄安航天科普研学中心
雄安航天科普研学中心成立火箭研发兴趣小组
雄安未来1号科普火箭发动机台架试车成功
雄安未来1号科普火箭飞行实验成功
雄安航天科普研学中心项目被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第四批省级科普示范基地
成功召开"筑梦苍穹"发布会,正式发布航天科普雄安模式、中国式科学教育雄安模式
EMEP MODE - 构建新时代科普生态
教联体的科学教育与科普成果分享与展示
展示新区和航天领域科技成就,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尝试人才、教育和科技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构建社会化协同、数字化传播、规划化建设、国际化合作的新时代科普生态
由学员历时十个月研制,2024年2月23日成功完成飞行实验
于2024年5月雄安新区科技活动周发布
实验室于2025年4月落地北京四中雄安校区第一实验学校
专业的组织架构保障平台高效运行